Supercell投资放大招!全新网站上线,跨平台+灵活资金支持,千人专业社区成最大亮点

一个月前的3月27日,Supercell在官网发布了一则题为“向大家介绍全新Supercell Investments”的通告,宣布公司投资业务进入了全新阶段:
在这则几百字的简短通告中,Supercell从愿景、目标和实力这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投资理念: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创始人及团队更好地了解Supercell Investments的业务范畴、公司能够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支持,以及他们如何能够轻松地与公司团队取得联系。话虽如此,Supercell Investments 的本质始终不变:这是一群游戏行业的专业人士,致力于同样的使命 —— 投资那些有望取得全球成功的最优秀的游戏工作室和游戏技术团队。”
“无论你是在为移动设备、个人电脑、跨平台开发游戏,还是专注于游戏技术领域,无论你处于早期阶段还是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果你正致力于重新定义优秀游戏的模样,Supercell Investments 期待你的消息。除了带来具有变革性的资金外,Supercell Investments 还拥有深厚的行业专业知识,以及由1000多名游戏专业人士和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组成的社群。”
根据公开信息,Supercell的对外投资业务始于2016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不温不火,与外界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资深游戏投资人、外媒DOF的老板Michail Katkoff甚至在最新的报告中直言:
“像Peak、Small Giant 和Playrix这样的关键收购机会,Supercell原本有机会拿下,却在手机游戏市场的牛市期间完全错失了。”
在他看来,尽管过去Supercell累计投资超20家(含3家技术公司),却因侧重早期创意团队、缺乏战略整合,导致成效逊于同行。其痛点主要在于投资行为的不接地气。
这次品牌重塑意味着Supercell正尝试平衡独立团队支持与后期并购布局,未来需强化技术赋能与生态协同,才有机会突破行业质疑。
为方便读者理解,本篇文章由两部分整合而成:
第一部分是DOF老板Michail Katkoff对Supercell重整投资业务一事的观点报告。他在梳理Supercell过去9年投资脉络的同时,对Supercell未来的投资策略做了初步展望。
第二部分是PocketGamer.biz对Supercell投资部门负责人Jaakko Harlas的采访,采访时间为4月10日,可以作为对第一部分的补充说明。
以下为翻译文本:
“获得Supercell的投资,就如同在黑暗的森林中遇见甘道夫(Gandalf,《指环王》人物),并且他还同意加入你的冒险征程。成功的几率仍然对你不利,但身边能有一些魔法相助,那感觉肯定很棒。”
这是Redemption Games 首席执行官Michael Witz在宣布获得投资当日的一句名言。
时光飞逝,仅仅过了两年,Redemption就被游戏界的索伦(Sauron,《指环王》人物)——AppLovin收购了。
对Redemption的创始人及投资者而言,这是一次不错且迅速的退出机会。不过,为了快速获利而转手工作室很可能并非Supercell Investments 的战略。
那么Supercell Investments 的战略是什么呢?为何花了9年时间才公布?而且,所公布的投资战略经得起建设性的评估吗?
·Supercell重启投资业务
Supercell最近以一个新的旗号——Supercell Investments——重新启动了其投资业务,配套有一个简洁的网站、令人振奋的宣传语,并且再次强调要支持富有创意的独立团队。
此次重新启动的目标是 “帮助创始人及团队更好地理解 Supercell Investments 的业务内容”。
但我们要明确:这并非新事物。Supercell自2016年起就一直在对工作室进行投资。现在改变的是外在包装,而非投资策略。
你可能会认为Supercell的投资策略是为了实现战略赋能。然而,这种投资方式给人的感觉更偏向于理念层面,而非战略层面.不太像是有着明确目标的企业风险投资(Supercell Investments 本身就是企业风险投资),而更像是一个创意资助项目。
对处于早期阶段的创始人进行投资并非坏事。但当你拥有腾讯级别的资源,并且在过去十年里最成功的移动领域交易中占据了前排,这就令人感到费解了。
而这就是矛盾开始的地方……
·Supercell与企业风投做法的对比
企业风险投资(CVC)通常致力于实现战略赋能并获取财务回报。然而,Supercell的投资方式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激情项目,而非经过精心规划的企业风险投资举措。
尽管进行了约20 项投资,但其中只有三项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领域(分别是Appcharge、Applivery和Quago),这表明其几乎没有将重点放在直接增强Supercell的核心开发能力上。
虽然对处于早期阶段的游戏工作室进行投资能让Supercell接触到一些新的行业趋势和设计理念,但如果没有取得重大的成功案例,那么所获取的这些市场情报大多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到目前为止,Supercell的并购渠道同样狭窄,仅进行了一次收购(即最近关闭的Space Ape 公司)。
据多方消息称,像Peak、Small Giant 和Playrix这样的关键收购机会,Supercell原本有机会拿下,却在手机游戏市场的牛市期间完全错失了。
从财务角度来看,这些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有限,而且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之间实现了战略整合。大多数被投资公司都独立运营,几乎没有为Supercell的核心业务带来可扩展的效益。
也就是说,Supercell投资并未遵循传统企业风险投资(CVC)的最佳实践做法。
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它缺乏成为真正的增长引擎所需的战略清晰度和执行力。
·是成果还是浪费?
不可否认,Supercell Investments 的举措帮助了早期阶段的创始人。
游戏生态系统中有更多资金注入总是受欢迎的。但如果没有更强大的战略、以运营者为主导的指导,或是可扩展的支持体系,Supercell Investments 就有可能变成一种类似 “在非洲打井” 的情况 —— 这是高尚之举,但与核心业务相去甚远。
此外,目前这个精简的投资团队的规模和人员构成也表明,这项事业也并非该公司的核心关注点。
只需将Supercell 的投资业务与Supercell 在腾讯旗下的兄弟公司Miniclip 的投资业务做个比较即可。
在过去十年里,Miniclip悄然打造了一个极具战略性的热门手机游戏投资组合 —— 对 SYBO(《地铁跑酷》的开发商)、《8球台球》的开发商Play Games等游戏工作室进行了投资和收购,并且最近还拓展到了中度游戏领域。
相比之下,Supercell自身的投资记录显得寥寥无几,尤其是考虑到他们可支配的资金规模。
事实上,Supercell的投资团队完全错过了2016 年至2022 年的手机游戏牛市。
当竞争对手和同行们纷纷抢购那些崭露头角的游戏工作室,并搭乘手机游戏前所未有的增长浪潮时,Supercell的投资却偏向于对小型工作室进行种子轮前和早期种子轮的投资,而且往往后续几乎没有跟进资金、架构或支持。
他们没有收购像Peak、Playrix和Small Giant这样的后起之秀,而是支持了一些虽然在创意上颇具潜力,但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工作室 ——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工作室的游戏甚至都未能发布。
Supercell之所以避免对实力强劲的独立工作室进行有意义的投资,很可能是因为担心破坏其一直以来专注于小型独立团队的企业文化。
Supercell可能觉得,对于新收购的工作室,他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管理工作,而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做这些事。
事后看来,这是一个错误。在过去几年里,该公司的员工数量持续大幅增加,而且其投资的公司之一Metacore在没有母公司过多扶持的情况下也实现了规模扩张。
如果Supercell Investments不想让其投资业务仅仅成为一项善意的业余之举,那它就需要从一个社区俱乐部式的存在,转变为一个能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投资引擎。
在实现转变之前,我们会持续关注。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参阅PocketGamer.biz最近发布的采访报道。
·附录:Supercell愿意投资什么样的游戏公司?
以下文本为4月10日PocketGamer.biz对Supercell投资部门负责人Jaakko Harlas的采访文本:
上个月(三月),《荒野乱斗》的开发商Supercell为其投资部门更新了品牌形象,并推出了新网站,该公司希望借此更有力地宣传其为游戏公司提供的投资机会。
自2016年以来,这家著名的芬兰游戏工作室已投入数亿美元资金。投资对象包括Applivery、Appcharge、Bitmagic、Future Run、Metacore等公司。
多年来,Supercell一直积极为其他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而此次Supercell投资部门全新的品牌形象旨在让其投资工作更加广为人知。
Supercell投资部门负责人Jaakko Harlas向PocketGamer.biz表示:“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帮助创业者和团队更好地了解Supercell 投资部门的业务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新了品牌形象,并推出了一个新网站,以便游戏工作室和游戏技术团队能更轻松地了解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我们如何为他们提供支持,以及如何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在寻找那些有远大抱负、具备强大执行能力,并且有着不懈动力去打造优秀游戏的团队。”
“我们的战略并未改变。在早期投资方面,我们会继续寻找那些拥有天赋和动力去打造具有开创性游戏的杰出且有雄心壮志的创业者。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关注与更为成熟的游戏工作室相关的并购机会。”
“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只有当合适的团队和合适的机会同时出现时,我们才会进行投资。”
·Supercell投资了什么?
Supercell的核心投资方向是游戏工作室和游戏科技公司。Harlas表示,公司愿意投资各种背景、规模和地点的团队,涵盖从种子前期、种子期到后期等各个阶段。Supercell可以作为唯一投资者,也可以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参与融资。
“我们看到游戏内技术、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潜力不断增长,它们支持现代游戏的构建、发布和扩展。”
“我们过去一直专注于移动设备,但我们对跨平台体验越来越感兴趣。我们还看到了支持现代游戏构建、发布和扩展的潜在游戏技术、工具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增长。”
他还补充道:“我们根据自身资产负债表进行投资,这使我们能够灵活地根据投资机会调整投资规模,从小额种子轮融资到更大规模的增长轮融资。我们也在积极评估并购机会。”
在他看来,Supercell的投资目标是采取“创始人优先”的方式,不同团队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
“原则始终如一:我们不控制,我们支持。我们投资的每个工作室都保留完全的运营独立性和创意控制权。”
·社区支持
除了资金支持,Supercell还为被投资公司提供招聘支持,并为他们提供同行和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网络、共享工具、学习资源和引荐机会。
Supercell投资社区拥有超过1000 名专业人士,其中包括被投资公司的团队以及Supercell 自己的员工。Harlas称其为一个同行驱动的生态系统,以实际和实用的方式支持创始人和团队。
“支持从招聘开始,我们有两名全职团队成员致力于帮助我们的投资对象寻找和吸引顶尖人才。”
“我们还提供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网络,提供支持以及独家优惠、折扣和积分,帮助团队高效扩展产品规模。Supercell的许多合作伙伴也将这些优势扩展到更广泛的社区,从而创造更多价值。”
“社区建设和知识共享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我们定期为创始人和游戏团队举办活动,让他们互相联系、交流学习,并相互支持。 ”
“六月份,我们将召集整个社区参加以同伴学习为主题的年度峰会。峰会包含专门的同伴会议,涵盖绩效营销、数据与分析、技术、游戏设计和领导力等主题,各团队可以在此回顾、分享最佳实践并共同学习。”
“为了保持全年的势头,我们还设立了一个共享的Slack工作区,社区成员可以轻松地相互联系、协作和获取建议。”
Supercell也经历过自己的投资历程,与软银和腾讯达成过收购交易,同时它自己也投资了许多其他公司。哈拉斯在2013 年加入Supercell 后,也经历了很多类似的情况。
他说,通过这次经历,他们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期望一致的重要性——确保团队和投资者对抱负、目标以及成功的样貌有清晰的理解。
“我们也相信,投资游戏公司没有单一的‘正确’方法,”Harlas说道。“不同的投资者拥有不同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自己就是一家游戏公司——我们打造并发行了多款游戏,我们深知这个过程的挑战和回报。”
“我们的目标是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而不是规定性的方式,将这种经验带到大家面前。”
·为何投资?
过去几年,Supercell为重振增长势头,进行了业务转型,调整了企业文化和团队规模。尤其得益于《荒野乱斗》的成功,公司在2024年公布的30 亿美元营收后,业绩开局良好。
在新游戏开发方面,Supercell推出了Spark计划。首席执行官Ilkka Paananen此前曾表示,该计划旨在采用“非常系统化的方法”在公司内部创建新团队,其中包括由专业心理学家进行评估。该计划最初在内部使用,现已向外部开发者开放。
同时,运营团队也得到了发展,能够制作更多实质性的更新和活动。
除此之外,该公司目前正考虑 将其IP扩展到电视和电影领域,而Harlas指出,该公司仍然对并购活动感兴趣——Supercell最近完全收购了伦敦工作室Space Ape,并将其转变为Supercell London。
那么,
为什么要投资其他公司,而不是专注于自身投资组合并进行关键收购以推动增长呢?Supercell从中得到了什么?
“我们相信,不仅要靠自己,还要通过赋能他人,才能实现更多目标。”
“Supercell投资其他游戏公司是为了拓展自身工作室以外的业务。并非所有才华横溢的创始人都想加入现有公司,许多人都想打造自己的事业。通过支持独立团队,我们可以支持他们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能从中学习。”
“这种方法让我们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人才库,获得关于游戏开发的全新视角,并接触到我们核心关注领域之外的游戏类型、平台和创意方法。在这个制作热门游戏极其困难的行业中,我们相信,不仅要靠自己,还要赋能他人,才能取得更多成功。”
“价值是双向流动的。我们的社区成为一个共享学习和协作的平台,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建设者社群,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彼此的成功和错误。”
了解更多关注罗斯基公众号
近期评论